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荣筱箐

 

3月26日,阴,36-47华氏度

 

我捧着它凝视,就像在凝视一个即将远行的朋友的脸。我举起刀,心中涌起壮士断腕般的决绝。这辈子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对一只洋白菜如此依依不舍。

 

这种变态的感情首先是因为这是我家最后一只洋白菜,吃了它就必须出门去买趟菜。在纽约市确诊超过2万3000人,死亡365人的今天,买菜就是上战场,能不去还是尽量不去吧。但更重要的是直到这几天不得不宅在家里后我才突然发现,原来一日三餐竟然可以让粮食消失得这么快。

 

虽然我从小接受过“粒粒皆辛苦”的教育,但在美国生活的20年里,早就把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丢得一干二净。不是我不小心,只是浪费难以抗拒。

 

浪费一向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新移民初来乍到,生计没有着落的时候,只要放眼垃圾箱,就能在瞠目结舌中心情变得豁然开朗。当年《北京人在纽约》里主角王启明光靠捡就出一个家来,不是吹的。

 

美国人对食物的浪费更是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美国每年生产的食品中有40%最后是被扔掉的。宾州大学农业经济学者今年一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也发现,每个美国家庭每年扔掉的食物平均价值2000美元,全美每年被扔掉的食物总价值是2400亿美元。

 

不过正如一个硬币总有正反面,大家都不在乎粮食,反而使供应给低收入者的免费食品特别丰富。这次疫情开始学校关门以后,纽约市所有学生都能到住家附近的发放点领取免费早午餐。生鲜配送公司FreshDirect前两天也开始跟各区区长办公室合作,在每个区开设两个发放点,向有需要的人发放2000个食品包。

 

每个食品包的内容如下:

 

两袋16盎司的大米,两盒16盎司的意大利麵,两罐10-16盎司的罐头豆子,两罐3到5盎司的肉类或鱼类,两罐8到15盎司的罐头蔬菜,四盒2盎司的葡萄乾或水果乾,一盒10到20盎司的燕麦,一盒32盎司的牛奶或奶粉,两个玉米,两个土豆,一个洋葱,一个胡萝卜和两个橘子或苹果。

 

前天我还接到市政府自动拨号打来的语音电话,通知我如果我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可以要求市政府送餐到府。

 

我既不是学生,也不是老人,也还没到食不果腹需要吃救济的地步。但如果我愿意,还可以加入一支理念为先的“白吃团” (freegan)。这是一支靠捡吃的过活的队伍,近几年在美国越来越壮大。他们很多其实是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淘垃圾只是为了跟浪费粮食作斗争。

 

他们通常在晚上超市快关门的时候行动,收集因为第二天就过期而被超市扔掉的食物。他们在自己的论坛上互相交流心得,像摄影爱好者研讨相机那样研讨从垃圾桶里往外钩东西的得手工具,还常常聚在一起搞个“垃圾宴”,用捡来的东西做一桌子佳肴大宴宾朋。

 

但这种不愁吃喝的状态还能持续多久,现在已经打上了问号。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过去一周美国领取失业金的人数达到了328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是1982年的次高峰数值的近五倍。纽约市长白思豪在今天的记者会上也说,纽约市的失业人口将会达到50万,对一个8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这个数字感觉沉重如山。

 

如果美国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由此进入大萧条,那我们以前只在政治书上读过的”万恶的资本家把牛奶倒进河里”的场面说不定会真的出现在眼前。那将是个多么令人扼腕的场面啊,人们过得捉襟见肘,浪费却比以往更甚。

 

那样的未来光想想都吓出一身冷汗,不如说回那颗让我依依不舍的洋白菜吧。当我眼一闭心一横,手起刀落,然后拉开垃圾桶的盖子,正想把它零碎的根茎残骸扔进去时,却赫然发现,一整袋还没打开过的面包已经横尸其中。我恨不得像挪威画家孟克的名作《呐喊》里的主角一样托腮尖叫,老公却在旁边一脸无辜的说:“已经过期了。”

 

我语重心长的对他进行了教育。“你知道孔子吧?他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咱们就不强求了,毕竟我也不怎么会做饭。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人叫管子,对,他们都是姓‘子’的。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咱们现在就不强求啦,毕竟仓廪实的日子可能也到头啦。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人叫朱子,对,他也是姓‘子’的。这个朱子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一点我希望你能做到。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要说我老公,虽然对中国文化基本一窍不通,却也称得上是个好学上进的好同志,他显然对这段话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做到了举一反三。到了傍晚他跑过向我展示他今天省俭下的东西--一只用过的旧信封。”这个,以后物资紧缺了,还是可以用来装东西的吧?”他说。

 

看表情,他是认真的。

 

 
话题:



0

推荐

荣筱箐

荣筱箐

5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纽约记者,Alicia Patterson fellow 微信公众号:对着镜子说中文 Rong Xiaoqing is a reporter for Sing Tao Daily in New York. She also writes for various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publications in the U.S. and China. Her articles appeared in Foreign Policy, The New York Times, National Review, the New York Daily News, and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mong other publications. She writes a few columns for various publications in China. Rong has won multiple awards from CUNY J-School,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Deadline Club and New America Media. She received grants from the Pulitzer Center on Crisis Reporting and the Fund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and is currently an Alicia Patterson fellow.

文章